close


拿料理跟旅行有關的建築物作比較的話,我想,公車候車亭差不多可以算是蛋炒飯等級的吧。

雖然是炒冷飯,但是既大眾化又實際,必要的時候可能天天都得靠它。然而平平是炒飯,有人炒得和樂融融,有人卻炒得蛋飯分離,因此有人說,蛋炒飯要炒得好吃最難。

儘管有捷運電車,公車在許多都市裡仍擔任最重要的交通輸運工作。對許多旅人來說,坐上公車一站一站地走,是認識陌生城市迅速又省經費的好方法。不過在台北市,要應付多變的氣候和百種人,公車候車亭有時連遮風擋雨的功能都難以彰顯,更別提要融入街道創造風景。

台北市政府南側的人行道旁,去年春節前出現一座線條簡潔的公車候車亭,外型呈L形,黑灰色的鋼架為主的構造,玻璃面板並搭配廣告燈箱的設計,彌補一般候車亭照明不足的缺點。這座候車亭是美國著名的白派建築大師理查.邁爾(Richard Meier)在一九九八年一系列名為「大都會」的街道家具(Metropolis Shelter)中的單件;當時他以紐約為設計靈感,系列設計中還包括書報攤、公共廁所、資訊告示牌等。雖然這座候車亭不是針對台北設計,不過不透光頂蓋,視線良好的候車空間,不但可治台灣夏季炎熱的日照,又能照顧到候車旅人的安全感。

其實兼具機能與設計風格並非不可能,難得在台北街頭巧遇大師小試身手的作品,似乎是「簡約即豐富」(less is more)最貼近的示範呢。

原始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