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峽谷是一種令人難忘的獨特經驗:隨著溪流橫向延伸的空間兩頭似乎沒有止盡,兩側的岩石堆疊出來地球的歷史卻又如此逼近。在台灣,能夠讓人同時強烈體會空間和時間兩種遙遠的地點不多,立霧溪就是其中絕不能錯過的一個。

走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九曲洞人車分道裡沒多久,忽然聽見雨水摻雜著小碎石,從「虎口線天」裡一字灑落,溪谷裡強勁的上升氣流還會把它們托起來,霧一般的飄散開來,在岩壁上的蘆竹間招搖著。「要是颳颱風或下大雨,整面山壁就會變成一面大水牆,這就是所謂的時雨瀑啊!」一個在地的導遊攤開雙手,向幾個頻頻掩口尖叫的日本遊客如此介紹。

從1,600多公尺高的錐麓大斷崖頂流瀉下來的雨水,帶著細碎的嘩嘩聲,直直墜入湍急的立霧溪。這條源於海拔三千多公尺高的奇萊北峰與合歡山附近的細小溪流,向東曲折極速奔流50幾公里,一路側蝕、下切,把兩旁的山仞刻畫成壯觀的峽谷、斷崖、瀑布,最後挾著驚人氣勢直入太平洋。

除了源頭部分,立霧溪最容易親近、也是美得最懾人的部分,就是從天祥到太魯閣的太魯閣峽谷。據說在2億3,000萬年前,台灣仍是一片清澈的淺海,孕育了大量的古海洋生物。這些生物死後留下來的碳酸鈣遺骸層層累積,形成的石灰岩再經過地殼變動、高溫高壓的影響,變質而成為美麗的大理石。立霧溪便在這裡切穿大理石岩壁,形成雄偉絕美的峽谷景觀。

很難想像如此鬼斧神工是流水日積月累侵蝕的結果,唯一能夠確認的方式,就是親自用雙腳走上一遭去體會。

靳珩橋頭喝水的印第安人

如果坐靳珩橋販賣亭旁的露天座位上,往上游的方向看去;溪流和其上的公路正好在這裡轉了個彎。左右兩側的大理石山壁,彷彿骨牌一般,一左一右依次排列齊整。在右前方的山壁,由於有著大理石天然的白色紋理,讓它看上去有如一個有著鷹勾鼻又皺紋滿面的老人,山頭上的綠樹正像是酋長華麗的頭飾。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都以「印第安人頭」來稱呼它。

平日看來像在水面閉目養神的印第安人頭,隨著砂石堆積而增高的溪床,讓水位經常淹到它的人中部位。雖然現在看起來好像老酋長正咕嚕咕嚕地大口大口喝著水,或許再過不了多久,印第安人的下巴就會全部沒入溪床之中,到時候立霧溪谷應該也有另一番風貌了。

◆由於板塊擠壓、河川下切等自然作用仍在持續進行中,太魯閣峽谷等於是一處時時變動中的風景。中橫公路上也不時有施工路段,行前請先洽詢路況。

◆中橫公路燕子口段正在修復路基邊坡,即日起到2004年底,除假期外,平日從早上6點到下午6點實施車輛整點放行。此外,中橫公路也自即日起取消台8號道路收費,請駕駛人注意。

◆有關立霧溪與太魯閣峽谷的成因,以及周邊步道設施,在
太魯閣國家公園網頁上有基本介紹。預約簡報、導覽或解說帶隊,請洽太魯閣遊客中心:(03) 8621100轉311、312,或上網查詢。

◆布洛灣百合花季即日起到5月初舉行。
天祥晶華酒店亦推出「百合嬉春之旅」,5月1日前含參觀布洛灣及其他優惠,兩人成行兩天一夜住宿,每人1,888元。

原始出處

2008貓後注:認識貓的人看見這篇舊稿,頭上冒出的問號應可比繁星墜落:因為貓那幾年跑國家公園生態旅遊路線,類似專題已寫過多次;這篇不但主題東拉西湊,內容也沒有超出以往提供過給讀者的資訊,更別提版面搭配的好像是不相干的照片。這次搬家貓才想起理由在哪──當時社方接獲有基督教信仰的讀者投書一枚,指立霧溪中出現耶穌頭像,應視為神蹟廣為報導云云。接獲此等配合採訪通知,被不可知論者如貓輩嗤之以鼻並不是信仰堅定的讀者,而是對報導取向沒有信仰的編者。可比蚍蜉撼大樹的小貓最後草草交差了事,耶穌像神蹟事件則由深具仁愛精神的同事伸出援手。各位,這句絕對不是玩笑話,留下這篇舊稿完全是為了反應時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