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阿里山區的特富野社與達邦社,是鄒族現存的兩大社群之一。在鄒族世代流傳的神話中,相傳在上古時代,洪水淹沒了大地,鄒族的祖先因而遷居到玉山頂避難。等到大洪水退去後,天神才率領族人下山,並在特富野建立第一座「庫巴」(Kuba;男子會所)。族裡的長老還相信,那條通往玉山的特富野古道,就是天神率領鄒族祖先下山的路徑。

神話指涉的這條特富野古道,目前可從海拔2,400公尺的自忠通往海拔1,710公尺的特富野。大洪水神話的痕跡雖然難以查證,但數百年來,特富野古道一直是鄒族前往塔塔加和玉山獵場的主要道路。

阿里山林場荒廢後,特富野古道一度人跡罕至。不過嘉義林區管理處最近已經重新把古道整修成森林浴步道,全長6.13公里,成為一條觀察森林生態,以及了解鄒族文化和阿里山區林業史的最佳途徑。

上坡、下坡兩種選擇

走特富野古道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從海拔較高的自忠往特富野前進,另一種當然是從特富野往上爬。建議不了解自己體力的人,或許可以先從自忠的入口開始,以免因為體力不濟,而錯失古道風景。

從自忠進入特富野古道,前面大半路程都是緩降坡,由於過去是森林鐵道的一部分,林管處因而在步道上鋪上碎石和枕木、架上鐵軌,旅人便在枕木步道間數著步伐前進;遇到溪澗,甚至可以直行火車通過的枕木棧橋讓人不禁回想起在鐵路邊上奔跑跳躍的頑劣童年。然而這個路段最懾人心神的,不是這些仿古的鐵枝路情調,而是在參天的冷杉林底部,散布著一具具檜木的巨大樹根。

日治時期,日本人在阿里山區大量砍伐檜木,送往日本。特富野古道上舊日的鐵路遺跡,就是日本人為了載運砍伐檜木所留下來的。千年才能長成的10人、20人合抱的巨大檜木,被一一砍伐殆盡,只留下碩大無朋的樹根。數十年過去,一座一座難以腐朽的檜木樹頭布滿整個山頭,彷彿被摘去生命的精靈無法瞑目。說這裡是「檜木墳場」,也不為過。

特富野社頭目的弟弟汪光男,在日治末期還是個小孩,但是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日本戰敗投降時,管理這個林區的日本人居然放了一把火,把滿山來不及砍完的林木全數燒燬。到現在經過這裡,仔細看步道兩旁山壁上的檜木樹根,有些還留著舊舊的、焦黑的痕跡,令人心疼不已。

後來這塊成為焦土的林區,1950年代以後被大量種上冷杉;不過冷杉在經濟效益消失後,又成了台灣森林多舛命運的另一個活見證。在砍或不砍相持不下的爭執中,這片已有4、50年樹齡的冷杉林,未來還看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它們濃濃的芬多精,讓特富野古道分外吸引人。

過了冷杉林,也到了森林鐵路的終點,才過1/3的步道開始急行向下,從這裡到特富野出口,總共要走4,432階。隨著海拔高度降低,四周的林相也從針葉林、針闊混合林,而逐漸過渡到闊葉林;鳥類、蝶類也多了起來。由於特富野古道幾乎都是在蔽天林蔭中行走,空氣清新、路況良好,腳力好的話,走到特富野僅約2小時,在兼顧運動量的情況下,是條十分怡人的健行路線。

許多人都知道,從日治時期留存至今的阿里山森林鐵路,是全世界僅存的3條高山鐵路之一。不過,1912年開始興建的阿里山森林鐵路,並不是一條單一路線,除了觀日火車行駛的祝山支線外,還有神木線以及延伸到塔山的眠月線、從新高口延伸到塔塔加,或是到和社溪、星岡、東埔等地的支線,在鬱鬱山林間蜿蜒伸展。

不過在短短50年的日治時期,卻將阿里山區千年檜木林砍伐殆盡;這些為了阿里山區豐沛的檜木資源而興建的高山鐵路,也因為林材枯竭而紛紛遭到遺棄。大部分的支線在當地的林材作業結束後就拆除了。而現在可從阿里山通往南投東埔的新中橫公路,有部分就是沿著過去的鐵路路基建造的。

過去鄒族前往玉山狩獵、交戰和通婚所走出來的獵徑,後來便利用來鋪設森林鐵路。鐵路荒廢撤去後,經過整修,目前的特富野古道,跟過去鄒族傳統的獵徑相比,大約只有1/5不到。從自忠出發後的2公里長路段,便是沿著過去的鐵路支線,整修而成的。 


林務局在特富野古道在自忠和特富野兩個入口處都設有標示牌,枕木路徑也十分清楚,很難迷路。不過塔塔加、玉山地區動物資源豐富,並有觀測到如台灣黑熊、台灣獼猴等保育類動物出沒的蹤跡,因此在山林間最好還是沿著步道前進。

◆特富野屬山地管制區,遊客前往需備身分證在石桌向警察機關辦理入山許可。從特富野社區循嘉169號縣道,經過特富野山莊,並沿產業道路繼續前往古道入口處,步行還約需1小時。

◆特富野古道沿線沒有公廁設施,遊客前往健行需注意如廁問題。此外,自忠沒有住宿點,特富野僅有一家特富野山莊可供上百人住宿,並可接受預約品嘗新鮮芥末。相關遊資訊可洽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05)2593900、特富野山莊:(05)2511198。

原始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