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以「寂寞的微分子」,來形容現代人:憑藉著各種現代化的生活便利設施,人與人之間可以不出門就互動頻繁,但也因此,被包覆在巨大的城市生活網內的人類,心靈的距離更遙遠到難以突破。

寂寞的微分子大量聚集的所在:都市,在經歷人口過度集中以及工業過度開發後,都顯得疲憊和死氣沉沉。時間與空間擠壓、變形,造成層出不窮的犯罪,更成了許多都市揮之不去的夢魘。為了重新賦予都市生命與活力,20 世紀末期便有許多城市,回歸到生命基本面的訴求,積極投入城市再造的工程。其中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便是重塑都市的親水機能。

四周環海的台灣,住民與水的關係原本應該是最親密不過的了。然而因為早期政治的特殊狀況,以及一味發展工商業的經濟取向,使得台灣的海洋、湖泊、河川成為排放廢物的管道,奄奄一息的水域更讓人難以親近。在人民對生活品質要求日益提高的情況下,台灣也有幾個城鎮開始思索水域與環境的關係,並希望從中找出地方新的生命活力。

以台東市為例,從市中心(也就是台東縣政府的所在)沿著市區主軸大同路往下走,才不過兩公里,就會到達蔚藍的太平洋岸。過去因為水利防治的緣故,海灘與大洋接壤的地區,被投下鉅量的水泥消波塊。消波塊標記著不知何時會從海洋撲向陸地的天災,時時刻刻警告著居民水的可怕,結果乏人問津的海濱,數十年來都被當作垃圾傾倒場。近幾年來,台東市開始重新省視城市和水的關係。

這塊長在都市邊緣的毐瘤,重新有了良性化的可能。原本的海濱公園和垃圾掩埋場被重新綠化,鋪上適合行走的斜坡步道和單車專用道。木麻黃林和草地沿著海岸延伸著,在日照炙烈的東部海岸難得的形成一大片綠帶。人類回歸水岸的努力,在台灣應該也會像綠地一般增長前進吧?水泥消波塊標誌著人、水突兀的分界,會不會終有消弭的一天?我覺得這些問題,在台東市應該可以找出有趣的思索方向吧。

原始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